企業願景
企業雜誌
 
 
沿革經營理念創辦人的話展望年報組織營運國內生產事業國外生產事業醫療與教育事業
 
企業沿革
 
台塑企業於民國43年成立台灣塑膠公司

台塑企業於 1954 年創立台灣塑膠公司。 1957 年由日產四噸的 PVC 粉工廠開始生產,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小的 PVC 粉工廠 。

但由於產量少,成本偏高,台灣又缺乏下游加工客戶,產品堆積如山,嚴重滯銷,進退維谷。為了突破困境,經過再三思考,最後決定增加產量,以降低單位成本,同時籌設加工廠消化 PVC 粉,再以加工品拓展外銷 。

一舉將 PVC 粉產量由每日 4 噸增加至 40 噸,並於 1958 年成立南亞公司從事 PVC 管、膠皮、膠布等塑膠二次加工的生產,隨後為了消化南亞的二次加工品又成立新東公司生產皮包、皮箱、鞋類、窗簾、雨衣、吹氣玩具等三次加工產品。在此種策略運用下,總算解開了 PVC 粉滯銷的困境。以後經由逐漸擴充及結束新東廠,鼓勵員工出去創業發展的結果,不但締造了舉世無匹的三次加工體系,更促成後來石化工業蓬勃發展的局面,對台灣經濟的發展貢獻良多 。
  

台塑企業不斷持續多角化經營

在塑膠原料及加工奠定基礎之後,台塑企業持續不斷朝向多角化發展,於 1965 年設立台化公司,利用山上伐木所砍除的枝梢材及小徑木作為原料生產嫘縈棉、紗、布及成衣,正式跨入紡織業。南亞公司繼之於 1968 年設廠生產聚酯棉,台塑亦於同年設廠生產亞克力棉,台化又於 1974 年設廠生產耐隆纖維及布。為提高附加價值及提供下游客戶更完善的服務,並設立規模龐大的染整廠,不但是台灣唯一能同時生產四種紡織用纖維且提供染整加工的企業,也是世界最大的纖維生產廠商之一 。

其後,鑑於台灣電子及資訊工業日益蓬勃發展,而主要的零組件卻仍多仰賴進口供應,乃於 1984 年由南亞公司投資設廠生產印刷電路板及銅箔基板。選擇印刷電路板作為跨入電子工業的第一步,主要是因為台塑企業向來一直都在石化、塑膠及纖維紡織業中發展,對電子及資訊工業十分陌生,而印刷電路板是所有電子及資訊工業的最基本零組件,產品生命週期長,變化少,成功的關鍵在於品質、製程及成本的控制,這些正好都是台塑企業的管理經驗中所見長之處,容易獲致成功。而且透過印刷電路板的營運活動,進而也可以讓我們充分瞭解及熟悉電子及資訊工業的運作,俾作進一步發展。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我們已成功地從無到有建立起一完整的電子原材料上下游一貫生產作業,並進一步投資生產 STN-LCD , DRAM 及矽晶圓等最上游的關鍵性材料,對於台灣電子及資訊工業的自給自足,有相當的貢獻 。

1970 年代,台塑企業鑑於台灣的上游石化基本原料長期供應不足,以致必須仰賴進口,且往往被迫購買較貴之原料,損及對外競爭力。因此台塑企業為紓解石化基本原料短缺之困境,乃於 1973 年開始,多次向政府提出興建輕油裂解廠的計畫,但是都遭到否決,直到 1986 年才終於獲得核准,由台塑企業籌建台灣的第六座輕油裂解廠,也就是所謂的「六輕計劃」。並且在 1992 年,為了配合六輕計劃的運作,成立了台塑石化公司,負責興建煉油廠、輕油裂解廠、汽電共生廠等業務,目前各廠均已完工生產,加上關係企業一系列石化相關工廠陸續完工量產,已逐步發揮六輕計劃之垂直整合優勢,進一步提升企業整體之營運能力 。

台塑企業經過五十餘年的努力發展,目前共計擁有台塑、南亞、台化、台塑石化等百餘家關係企業,分別在台灣、美國、中國大陸、越南、菲律賓及印尼都設有工廠。此外並擁有龐大的教育和醫療機構,是台灣最大的民營企業 。

 

 
台塑關係企業 版權所有